凯发k8国际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奔忙的“粮草官”
——记山东凯发k8国际一公司国能常州二期仓储项目经理张全波
来源:山东凯发k8国际一公司 作者:彭萃萃 时间:2025-03-03 字体:[ ] 分享:

奔忙于施工现场16个春秋,接手大小10余个项目,一提起设备物资代保管,山东凯发k8国际一公司国能常州二期仓储项目经理张全波的眼神和语气中总充满了自豪:“设备物资就如同工程建设的‘粮草’,我就是‘粮草官’,为工程进度提供‘后勤保障’”。

知责于心,他是敢为笃行的“粮草官”

人的生命是自己描绘的一本日历,每一页和每一个沉甸甸的数字都印着他清晰可辩的足迹。

2009年6月,张全波结束大学生涯,怀揣梦想,带着对人生“新角色”期待进入山东凯发k8国际一公司。16年来,他用“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踏实质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成长成才。他先后长驻印度、巴基斯坦和巴西3个国家4个国际项目,往返国外18次,行程30多万公里,经历国内4省5市5个双百万机组项目,岗位也在历练中不断转换,从港口协调员、仓库管理员到设备主管、专工直到自营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一路走来,他脚踏实地,任劳任怨,每一步都迈得自信、坚实、有力,不仅积攒了一身“好本领”,还凭借着高度的责任感,成为了团队的“顶梁柱”,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打下一场场“硬战”。

作为项目负责人,张全波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整个项目大大小小的工作,他都一一妥善安排。“渔网”一般的物资管理台账,使得小到每项物件的信息、大到设备的入出库等,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可溯;根据物资存储场地,合理规划仓储区域平面布置、区位牌设置、区位划线工作,按照“场容场貌”入手,实行“四定位”“五五摆放”制度,做到摆放有序、堆码合理;对于小型部件,采用集中上架管理;对于易发货混乱、系统混装的阀门、管件、支吊架等部件分拣上架,既便于验收清点,又方便查找、领用,有效提升了管理的规范性、便捷性和准确性,为项目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在成长中不断蜕变、在磨砺中不断沉淀。多年来丰富的工作经验,让他更有信心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从萨希瓦尔项目到PAMPA项目、再到国内5个双百万机组项目,他都是第一个进点、独立策划整个项目的库区规划、作业流程、协调协作等,直至项目平稳度过高峰期,终于可以有时间喘息一下,他又开始默默无闻的背上行囊,奔赴新的“战场”。

担责于身,他是创新创效的“行动派”

从事物资代保管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标准再高一些,要求再严一些,落实再细一些。”这是张全波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大家都在背后说他“小题大做”,可他却一本正经地说:“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小小的螺丝钉可能就是整个项目建设的关键。”

设备代保管这项工作,听着简单,做起来却如三千青丝,难理头绪,十分繁琐,若要完成得出色绝非易事。电厂设备材料多达上万种,小到螺栓、螺母、垫片,大到大板梁、汽包、高加,涵盖锅炉、汽机、电控、水暖多个施工专业,各项管理工作需要细心、耐心与恒心,出入库信息要完整,资料数据要精确,否则差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

张全波一直坚持“服务业主、服务项目”的服务宗旨,以客户的满意为最高的追求目标。几年来,他坚持按程序办事,防止人为倾向性偏差;坚持内外监督,防止预防上的死角和漏洞。不管在哪个项目,他总习惯提前一小时上班,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忙碌的身影在整齐有序的设备仓储区域间穿梭,临建把关、设备巡检、安全管控......解决一个个疑难问题。用他的话说,他习惯了这种紧张又富有节奏的工作和生活,带着这种饱满的工作热情,一直追逐新的目标,开辟新的天地。

工作中,张全波善于开动脑筋,敢想、敢拼、敢闯、敢攻坚,凭借多年来“摸爬滚打”的实战经验,他参与创新现场设备“物资配送”“红色通道清关”等业务范畴,有效提高了现场物资配送效率、设备清关速度和机械使用效率,受到了业主的高度赞扬。基于现场物资配送的模式创新,让现场物资仓储管理在电站基建项目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提升,凸显了设备管理的巨大价值。作为主编纂人参与的QC成果《提升项目应变能力、凸显设备管理价值》获得中国设备管理协会颁发的“中国设备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QC成果《二维码技术在火力发电基建物资管理中的应用》获得中国设备管理协会颁发的“中国设备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2020年,作为主编纂人参与的《仓储管理标准化手册》至今仍作为公司物资代保管的指导标准。

国能常州二期及江西赣能上高仓储项目临建过程中,张全波策划制作五牌一图、安全文化长廊、业务管理长廊、封闭库平面布置图、区位/域牌等,使安全生产标准化、业务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定制化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具象化,而传统安保力量与高科技技术(15对红外对射系统、5路移动侦测高清摄像头加报警系统及24路高清全彩摄像头)相结合的应用以及门禁系统在项目上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存储区域的安全防范能力,获得业主及各参建方的一致好评。此外,结合项目实际,他亲自参与整理厂家的排产计划并与现场施工计划、设备需求情况,开启了物资代保管+库区临建+催交催运的管理模式新突破。

履责于行,他是攻坚克难的“急先锋”

张全波是部门里出了名的“硬角色”,在各项急难险重的工作中,总是能看见他形色匆匆的脚步,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难啃的“骨头”,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在仓储项目负责人紧缺的情况下,张全波主动担当起了“救火队员”的角色,成为项目前期的“开路人”。他先后参与并主持完成了广东陆丰甲湖湾双百万机组项目、江西赣能上高双百万机组项目、国能常州二期双百万扩建项目的临建规划、平面布置、库区建设以及物资管理程序制度、安全管理体系的编制等工作。当项目前期面临人员紧缺、机械设备不足、天气复杂多变等重重困难时,他不畏困难、勇挑重担,合理倒排计划,积极借助现场各方资源,确保临建工作的如期推进,保质保量完成库区临建工作,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也因临建行动之迅速、质量之高,多次获得了业主方的表扬和称赞。

张全波常年坚守一线,每个项目从前期准备到开工建设,从过程管理到竣工投运,他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从2009年进厂至今,国外项目10年期间有7个春节全部在工地度过。如今转战国内,家人以为国内项目春节总能回家吧,结果他又在项目上度过了2个春节。每当他谈起自己艰难走过的路,他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满足,但谈及家人和孩子时,他却心存愧疚。“安心工作,注意安全,家里不用操心,我永远都是你最坚强的后盾。”妻子安慰的话语,让张全波心里又充满了力量。

过去、现在、未来,坚持、砥砺、蜕变。昔日翩翩少年,今日中流砥柱,张全波从不为某一荣誉停下执着追求的脚步,从不因繁重的工作露出疲惫厌倦的神情,他脚踏实地,勇往直前,身后那一串串坚实的脚印,看似平凡,却印证了他充实无悔的人生。



【打印】 【关闭】